【45週年特刊】樂作好厝邊 為主贏得好名聲

文|陳稻松

刊登日期/ 1999.01.01

一九九六年十月,台北靈糧堂開始美施小組教會分區牧養,把原有團契打散,按地區分設小組,以里的名稱作為小組組名,實施後教會藉著小組,由點到面,深入到大台北區各社區,使台北靈糧堂成為無牆的教會,教會不再只是一棟建築,是分散在大台北區數百個小組教會,實施分區小組後,使教會與社區連結與互動成為可能。

來來來到去去去
東區住安一組設於大安敦化南路林肯大樓,是由敦安小組分組出來的小組,聚會地點在林肯大樓七樓方鴻運弟兄家,方弟兄是林肯大樓管理委員會委員,經由他的介紹,我們認識了幾乎所有的管理委員,小組舉辦簡單的餐會邀請所有委員及眷屬參加,在母親節、中秋節、聖誕節等各種節慶舉辦活動邀請大樓住戶參加,聖誕節我們到各樓住戶報佳音,也到各樓層行軍禱告,抹油祝福。記得有一次小組聚會,正在唱詩敬拜,聽到門鈴聲,開門一看,是林肯大樓管委會主任委員的妻子龍飄飄,她聽到我們唱詩歌的聲音,想和我們一起聚會,漸漸地她進入小組,並成為小組非常好
的同工。

深入社區備受歡迎
今年住安小組辦了一次福音晚會,龍飄飄為主辦同工之一,她和一些同工逐家邀請,為確定人數,還賣晚餐券,每張壹佰元,報名的不少,雖然當天剛好下雨,本來預備在林肯大樓前廣場舉辦的晚會,臨時移到靈糧堂十三樓,大部份受邀請的住戶還是來了,反應相當熱烈,許多人回應說,這麼精彩的晚會應該經常舉辦;我們可以感受到住安一組在林肯大樓受到相當的歡迎,也具有相當的影響力,在社區福音的推動上,具有天時、地利、人和的條件,小組關心社區、深入社區,成為社區的好鄰居,是小組福音工作非常重要的一步。
和教會一樣,小組在社區中,可能有二種情形:一種是內向性的小組,聚會型的小組,小組只是關起門來聚會,與鄰居、社區很少接觸,社區感覺不到小組的存在;另一種小組是外向性的小組,散會型的小組,注重散會後的活動、見証、接觸,小組與鄰居、社區間有良好的互動關係,小組關心社區,參與社區活動;韓國純福音教會談到他們小組的發展說,他們的小組非常重視與鄰里間的關係,他們隨時注意鄰居的需要,隨時提供一些即時的幫助,例如看到鄰居提很重的東西,他們會主動去幫忙,鄰居生病了,便去探望關心,隨時注意和鄰居打招呼、微笑,主動親近、關心他們。
小組如果真心關心鄰居、關心社區、愛我們的鄰居、常常為他們禱告,成為外向性散會型的小組,定能和社區保持很好的關係,進而產生很好的福音果效。

努力得眾民的喜愛
使徒行傳第二章四十七節:「讚美神,得眾民的喜愛,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。」靈糧堂實施小組教會兩年以來,有愈來愈多的小組進入社區,成為社區的好鄰舍;如同初代教會一樣,得眾民的喜愛,得救的人數就要天天增加,要使得救的人數增加,必須得到社區居民的喜愛,小組要有好關係、好見証、好名聲。讓我們來一起為教會每一個小組禱告,神使每一個小組都成為社區居民喜愛的好鄰舍,主也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。(台北靈糧堂東區小組長)

相關文章

2025.02.19
音樂與見證的交織,生命改變的旅程
2024年11月3日,台北靈糧堂新酒小組長Molly(蔡孟彤),為了傳福音,號召26位同工籌備音樂見證會,當天有近百人參與,其中有25位新朋友是首次踏進教會。這場以音樂創作發表,結合見證分享的活動,讓許多福音朋友及基督徒被神的愛觸摸。 「有天,神很深地感動我,『如果妳可以呼召小組員,把他們生命中被轉化、被醫治、恩典的故事一起說出來,結合詩歌辦一個音樂會呢?』」在2023年底,Molly領受要邀請小...
2025.02.18
《倍速推進的大能——禁食》書摘:給我一個禁食的好理由(不如給六個?)
禁食還有許多其他目的。我之所以選擇這六點,是因為它們將帶領我們學習聖經中的一些例子,這些例子多年來為我的禁食帶來 了目的。所以請拿出你的聖經,準備好刻意來尋求禁食吧。為了幫助您發現禁食的目的,我在此提出幾個有助於更深探究的問題:
2025.02.18
【台灣拿細耳人集訓見證】以神為中心,領受拿細耳人的呼召!part2
看拿細耳集訓見證part1 台東靈糧堂 社青/亭亭 「過往,我覺得有刺青看起來很酷,但根源其實是自卑感和錯誤的身份認同。」第一天聚會,李協聰牧師領受要為身上有刺青的人禱告,當下我很驚訝,卻也感受到天父要更深的醫治我,因為刺青帶來的羞愧。我參與在教會的兒童、青少年事工,曾有家長看見我的刺青,向牧者表達擔憂,覺得我會帶給兒童負面影響。也因此雖然我服事下一代,卻常會在意別人的眼光,然而,在聚會中的禱告服...